金山区博物馆是金山地方史志型博物馆,是收集、收藏和保管金山历史文物、革命文物,举办陈列、展览并负责全县境内文物保护的管理机构。又是供人们在参观欣赏中接受历史文化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。1984年10月22日,金山县人民政府决定筹建金山县博物馆,馆址坐落在朱泾镇罗星路200号,占地面积1667平方米,建筑面积1319平方米,钢筋混泥土结构。由一座八边形文物展厅及一幢三层楼房组成。用于陈列、展览的面积有420平方米,1987年竣工,总投资30万元。设有三个陈列厅及报告厅、文物库房等,设施比较。县博物馆建立后,原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收藏的本县文物陆续调拨本县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题写馆名匾额,1988年12月9日举行开馆仪式,12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,"出土文物"、"地面文物"、"馆藏文物"三个陈列厅同时展出。1994年,为把县博物馆办成地方史志型博物馆,在上海市文管会指导下,对历年收缴、接收、征集到的文物,及市文管会调拨的金山出土文物进行整理,选其有代表性器物,制作"金山古文化"陈列。投资30万元,由上海宝凇美术装潢公司承制,同年12月1日对外展出。"金山古文化"陈列设于二厅。陈列从金山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、良渚文化、马桥文化、吴越文化等不同时期的典型文物,并复制良渚文化时期干栏式民居和墓葬形制的复原陈列。在全市各区县博物馆中具有独特的风格。
历史文化
金山区(县)博物馆于1984年组建,1988年12月正式向社会开放。该馆坐落于金山区朱泾镇罗星路200号,占地面积1667平方米,建筑面积1319平方米,设有三个陈列展厅及办公用房、文物库房等,设施较为配套,总投资为30万元。94年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指导、资助下,又投资近30万元,改建了《金山古文化》陈列厅。博物馆现有藏品865件,其中一级品1件,二级品91件,三级品773件,参考品2千余件。馆藏文物以本区亭林、戚家墩古文化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器、陶器、玉器为主要特色,如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双孔石刀,九节玉琮,印纹陶罐等。其他还有国画大师张大千早期书画作品,明代董其昌重修泖桥澄鉴寺碑等。该馆二厅《金山古文化》、三厅《馆藏精品》为基本陈列,常年对外开放,展出文物约二百件,多数为金山文物发掘品,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一厅为临时展览场所,建馆以来,举办过《风雨金山——金山人民抗洪斗争纪实展》、《张鲜军事迹展览》、《辉煌五十年——邓小平图片展》等;接展《毛泽东在上海》、《我们的总设计师——邓小平图片展》、《申城反贪风云录——上海市检察机关查处大要案成果展》等一系列展览41个。十一年来,展览共接待观众20万2千余人,展厅已成为我们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、开展爱我金山爱我家乡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。该馆兼管全区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,区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——东林寺大殿;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,即:华严塔、寿带桥、济渡桥、陆龙飞烈士墓、顾观光墓、致和桥、济众桥、消防纪念塔。有市级保护地点4处:亭林古文化遗址、查山古文化遗址、戚家墩古文化遗址、招贤浜古文化遗址。有市级纪念地2处,即:金山卫城南门日军登陆地点、金山卫城内日军“杀人塘”。十余年来,博物馆主持修建了顾观光墓(1992年)、陆龙飞烈士墓(1993年)、东林寺大殿(1998年)、华严塔(1999年)。同时,广泛开展文物普查2次,次于1993年,发现86处文物古迹、遗址;第二次1999年,经普查,全区有144处文物古迹、遗址,材料已汇编成册上报市文管委。
风土人情
1、博物馆里不要大声喧哗,博物馆同图书馆一样,是一个讲究安静的场所,这会使参观者能静下心来感受艺术品带来的艺术美感。2、展品不能乱摸,在参观时,观众应注意查看展品旁的说明,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展品的基本情况,也会对其价值作出判断。有些展品的说明文字中会有明显的“禁止触摸”的标志,参观者应留心查看。3、听完讲解报以热烈掌声,参观者在听取讲解时应该专心致志、抱有较大的热情,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就感兴趣的话题向讲解员提出问题,在讲解完毕后应报以掌声作为对讲解员的答谢。4、进馆先看提示牌,每一个展馆里都有不少提示牌,告知进馆参观的各种注意事项。5、拍照别使闪光灯,有不少博物馆和展览馆都会在这些文物旁设置明显的“请勿拍照”的提示牌,观众应留心查看,以免在兴致盎然地一路狂拍时被工作人员当场制止,产生不必要的尴尬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开放:8:30-16:3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